近期以来,有关中国通胀形势的话题频频被摆上台面。虽然目前通胀形势与恶性通胀似乎"沾不上边",但在中国经济长期保持较快发展的前提下,通胀问题仍将是决策者紧迫而重大的课题。
在本周一、周二(5月9日、10日)召开的中美第三次战略与经济对话中,中美双方均提到了中国的通胀问题,虽然中国经济基本稳健,但居高不下的通胀率仍然构成挑战。
中国国务院副总理(专栏)表示,经济增长模式在内部达成一致是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,通胀是目前中国面临的最为紧迫的问题。美国财长盖特纳(Timothy Geithner)也对中国通胀形势发表了类似的观点,他还称,中国方面允许人民币更快升值将帮助解决通胀问题。
中国发展改革委员会(China's Reform and Development Commission)下属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建上周五(5月6日)表示,长期忍受5%-10%之间的通胀率,可能已是继续保持中国经济长期较快发展的必然前提。他指出,中国未来的通胀不会演变成恶性通胀过程,因为中国通胀是由输入、食品与工资所推动的,而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并不会导致年率超过10%的恶性通胀。
发改委副主任(专栏)周二则表示,中国薪资增长帮助提振了消费活动,但就中国通胀形势而言,引发通胀的因素多种多样,显然薪资增长并不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。
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(微博 专栏)等此前撰文称,中国5%左右的物价水平可能会延续到第三季度,控制通胀的政策紧缩期延长将进入"加时赛"。他指出,第二季度将综合运用"三率"即存款准备金率、利率和汇率等多种价格和数量工具,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,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,消除通胀的货币条件。
巴曙松还表示,由于第一季度进口增速较快、输入型通胀压力加大,人民币汇率未来也可能会适当加大升值幅度。
全球最大的债券基金,(11.01,0.12,1.10%)资产管理公司(PIMCO)此前表示,预计中国经济增速将较此前预期更为温和,同时通胀增幅可能大于多数机构的预期。
为遏制通胀压力,中国人民银行(PBOC)从4月21日起年内第四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.5个百分点,亦为去年以来第10次上调,使大型金融机构存准率达到20.5%历史高位;另外,自去年10月以来,央行已连续4次加息。
中国统计局将于北京时间周三10:00公布4月份CPI数据,分析师普遍预计,4月将继续维持在5%以上。中国3月CPI同比增幅达到5.4%,创下32个月新高。
|